请输入关键字
鉴往砺新 ​聚势谋远——天津基地2025年度中期工作暨“十五五”规划部署会召开
时间:2025-08-05


7月31日,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2025年度中期工作暨“十五五”规划部署会顺利召开。会议总结梳理了2025年上半年天津基地建设进展,围绕“扎实做好‘十四五’总结,系统规划‘十五五’布局”进行了安排部署。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健研院”)、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干部职工参会并进行专题汇报。


本次会议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以“血液淋巴系统疾病历史回顾和人才培养”为题作专题报告。他从血液肿瘤治疗发展大事记、人才学科建设新实践和临床试验领域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血液与肿瘤领域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他指出,一代代血液学专家前赴后继为中国血液学事业发展夯实基础贡献力量,血研所作为血液学领域“国家队”,要坚持“为患者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生命至上”的基本原则,对标国际一流医疗机构和先进创新发展模式,以引领和推动我国血液学事业发展为己任,让更多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患者,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血研所所院长、健研院执行院长、海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程涛教授对上半年天津基地建设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十五五”规划编制提出总体要求。他指出,我们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各项成果令人振奋,要以更为整体的视野和更为系统的模式对“十四五”系列成果做“讲好故事”的关键一步。他强调,“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努力接轨国际水平,建立系统整体思维;要明确血研所、健研院、海河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和联动模式,进而明确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的发展路径;要牢牢把握事业发展与领域拓展的“爆发点”,坚持实干理念,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血研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磊,副所院长王津雨、肖志坚、施均,总会计师张洋,副所院长刘晓黎依次分别围绕“创新工程项目总结及重大项目”“医学中心建设”“护理、药学、精准诊断学科发展”“血液病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运营管理与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党建与文化”等内容,对所院“十五五”规划布局思考进行了汇报。

为一体化统筹推进天津基地建设,健研院科研教育部部长石莉红、资产管理部部长高瀛岱、党政综合部部长熊小华分别围绕“全重平台建设与学科布局”“研企合作与成果转化”“空间规划及基础建设”等内容进行汇报。血研所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健研院战略规划部部长、海河实验室副主任郝莎介绍了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的建设进展,并结合上级要求,对血研所、健研院和海河实验室“十五五”规划进行编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



血研所、健研院党委书记常子奎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所院上半年在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天津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他强调,当前重中之重是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立足自身特色,体现国际视野,制定具体量化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他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应当增强忧患意识和斗争本领,加速引育青年人才,强化干部考核,严守各项安全底线。他号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团结奋进,狠抓落实,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起好步做出自身贡献。

会后,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组织召开务虚会暨“十五五”规划研讨会。实验室领导、科研人员代表及各部门职工围绕实验室发展建设进行讨论交流,客观分析了当前内外形势和问题挑战,系统部署了后续规划方向和实施路径,有效凝聚了广大职工思想共识和决心力量。会议强调,要紧密围绕“科研引领、产业落地、生态构建”的核心任务,加快推进实验室从“能力建设”到“价值创造”的转型升级。会议要求全员要立足国际视野,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务实举措,全面提升实验室自我造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全力擘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内容来源:血研所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