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主办的“前沿技术与应用”系列专题培训开班仪式暨第一期第一讲——“单细胞多维组学的概述与应用”在实验室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天津、北京、河北等9个省市的30余家医院、15家公司企业和9所高校的学生、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等100余人参加。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程涛教授在开班致辞中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前沿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学术成果“质保”的关键环节,此次系列培训的长期开展,为医疗从业者和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希望学员们能够充分利用此次机会,深化学识,拓宽视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内在动力,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验室副主任郝莎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实验室建设优势、成果进展、高水平科研平台及产业平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前沿技术中心在技术、人才和资源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前沿技术与应用”系列专题培训的课程安排进行介绍。她表示,欢迎大家利用实验室优质平台资源,强化技术能力,深化科研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力争在领域内实现高质量科研产出。
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王洪研究员、运营办公室负责人牛明明、血研所熊海清研究员、陈昌亚研究员共同主持此次培训。
培训环节汇聚业内权威专家以及资深从业人员,旨在深入探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发展趋势,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思路。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主任科学家赵静、迪安诊断-凯莱谱多组学中心总监张磊、宸安生物创始人兼CEO王宇翀、赛默飞世尔科技高级应用工程师黄敏分别就单细胞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的前沿动态、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应用案例进行了精彩演讲。他们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和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并就如何优化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和展望。
思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单细胞多维组学时代的血液生态前沿技术的发展和思考”这一主题,就有效整合多组学数据、血液生态多维组学研究建议以及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为血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将成为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对于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极具意义,期待与各位同仁携手合作,共同实现知识的创新和突破,共同推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本次培训为生物医药领域医教研产对接技术和服务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对前沿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实验室将继续以开放、合作、创新的态度,链接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丰富拓展培训内容,确保培训活动高水平进行,期待与更多的学员和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
---
“前沿技术与应用”系列专题培训包括九期:单细胞多维组学、多色流式细胞术、高分辨率成像、基因编辑、干细胞移植与功能鉴定、干细胞药物发现、高维组学、生信分析与建模及实验动物技术。第一期第二讲至第五讲将陆续在5月29日至6月7日期间开展,大家敬请关注。
撰稿:曹志杰
编辑:张婷婷
图片:张婷婷
校对:孙银福
审核:牛明明 郝 莎